H
热点新闻C
联系我们市场总局、海关总署等七部委联合行动,口罩等防疫物资,上下游全链条将迎来全国最严整治!
5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等七部门发布《全国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明确:七部门决定联合开展全国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要对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红外体温计(额温枪)、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等五类防疫物资及其重要原辅材料,实行从生产、流通、消费、出口全链条监管。
可以说,不仅从口罩、呼吸机等防疫用品的上下游全链条进行整治,还要加大对行生产、认证标准的制定,这势必将是一场席卷全国,触及业内多方利益的整治行动!
《方案》明确,要全面排查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全面梳理本区域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红外体温计(额温枪)、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等五类防疫物资及其重要原辅材料生产企业清单,认真深入开展排查。对没有资质、资质不全、不符合生产条件的企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以医用口罩原料熔喷布为例,两个月间,熔喷布的价格起伏如同过山车般刺激:从疫情前的1.8万/吨,到现货52万/吨,而后继续飙升至最高70万/吨,最终又再现颓势——已有部分厂商降价至30万/吨,暴跌40万/吨。
熔喷布价格遭遇“腰斩”,与有关部门的有力整顿有着分不开的关系。对于下游的口罩厂来说,由于相关整治力度加强,对熔喷布的质量发展要求提高,没有检验报告的一批“三无”熔喷布需求下降,人们都怕卖不出去,所以很好压价,价格降得也很快。
据扬中市经济开发区某材料厂负责人透露,他表示,现在85级别的熔喷布从40万元降到20万元左右,部分70-80级的熔喷布,给出5万元/吨的价格就有厂家卖。
此次《方案》明白准确地提出:要求公安、海关、市场监管、药监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和出口不符合有关标准的产品,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生产销售过期失效产品,生产销售无生产日期、无厂名厂址、无产品质量合格证明等“三无”产品等质量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
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违规收费等价格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防疫物资领域制售假劣商品、非法经营等违法犯罪活动。
深化协调配合,加强行刑衔接,建立线索通报、信息共享、案件移送快速通道和防疫物资证据快鉴快检通道,及时将相关违法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纳入企业信用记录,实施联合惩戒,形成打击合力。
在防疫物资出口方面,《方案》要求市场总局和海关部门联手,明确并公布从事国内认证和主要国际辖区认证业务的机构名单。严厉打击伪造、冒用、非法买卖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未经批准擅自在我国境内从事认证、检验测试活动的违法行为。
就在5月11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最新发布通知称立案查处了一批防疫用品认证违法案件。在立案的5起案件中,皆存在着防疫用品虚假认证、买证卖证的情况。
而在5月9日,海关总署就发布了《全国海关近期查发出口防疫物资质量安全不合格批次清单》,通报了16家出口企业。
在此次的不合格的近225万个商品中,涉及非医用口罩、红外测温仪、医用手套、医用防护服等防疫物资,不合格原因也主要是口罩破损、受污,过滤效率不合格,外观不合格等。
迅速扩张的防疫物资生产、出口遇到诸多质量上的问题,也使得出口防疫物资质量监管再度收紧。
近期,义乌市商务局发布《关于暂停市场采购出口特定防疫物资的通告》指出,自5月10日起,暂停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呼吸机、红外体温计等医用物资和非医用口罩等防疫物资(简称“5+1类防疫物资”)。
“如果违规,行业信用将扣至0分,我们的摊位就要被收回了。”义乌一家商户老板告诉本报记者,据他透露,购买一个摊位的价格大概在200万~300万元。
随着海外疫情仍旧在蔓延,防疫物资的海外需求仍旧旺盛,但是强化出口监管将是未来很久内的重要趋势,毕竟一旦疫情之下防疫物资在海外的质量,直接影响国家形象。
可以说,在防疫物资以及上游原料市场,将迎来一次彻底的溯源大检查!不同于以往各省的独立行动,这将是国家层面的一次联合打击!